最新研究显示,尽管政府承诺要遏制甲烷排放,但中国的煤矿仍然在继续制造这种导致全球变暖的污染物。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周二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未能实现煤矿行业迅速减少甲烷排放的承诺,至少在2010年政府通过相关规定的五年内是如此。
这需要引起重视。因为煤炭是世界上最脏的化石燃料,而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煤炭发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40%,在煤炭资源丰富、从业人员超过400万的中国,这一比例更高。科学家和决策者一致认为,要想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世界必须停止使用煤炭。
因此,中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变的速度至关重要。
2010年,中国政府要求国营煤炭部门通过利用甲烷来减少这种气体的直接排放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说法,采矿过程中排放的煤层气(又称煤矿瓦斯,是一种赋存在煤层和煤系地层的烃类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用于发电,也可以用于燃烧——尽管后者仍然会造成污染,但不如直接将甲烷释放到大气中那么严重。
该计划要求,到2015年,煤矿开采产生的620万吨甲烷将全部投入使用。
然而,通过对2010年至2015年期间收集的卫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五年间,中国不仅没有减排,其甲烷排放量反而每年增加了120万吨。
“我们的研究表明,至少在甲烷排放方面,中国政府说得头头是道,但没能付诸行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授、该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斯科特·米勒(Scot Miller)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突显了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米勒教授介绍,中国目前从煤矿中提取甲烷的技术已经有些过时,而且要在山区的煤矿中修建天然气管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面对公众对空气污染的强烈抗议,中国政府已试图放缓建设新的燃煤电厂,开始关停一些老电厂,并使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量上成为世界领先国家。尽管如此,中国2017年的煤炭消费仍然在增长(虽然增速远低于以往);而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下滑后,这一数据有望在2018年再次增长。
煤炭开采同时产生碳和甲烷。据研究人员称,采煤释放的甲烷约占中国甲烷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而对中国来说,在国内煤炭业务之外,其全球煤炭业务同样不断扩张。 致力于推动全球撤资煤炭的德国环保组织Urgewald指出,中国强大的煤炭部门正在世界其他地方的17个国家建设和投资燃煤发电厂。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数据,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煤炭产能已经增加了40%。仅仅过去16年,这一数字几乎翻番。
本文由:kok·体育官方app下载 提供
关键字: kok·体育官方app下载 - 手机版/app下载